關節炎作為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,嚴重可致患者關節殘疾,影響生活質量。
那么,哪些原因會導致關節炎?日常生活中又該注意哪些細節呢?
什么是“關節炎”?
關節炎泛指發生在人體關節及其周圍組織,由炎癥、感染、退化、創傷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炎性疾病,可分為數十種。
臨床表現為關節的紅、腫、熱、痛、功能障礙及關節畸形,嚴重者導致關節殘疾。
關節炎的病因復雜,主要與自身免疫反應、感染、代謝紊亂、創傷、退行性病變等因素有關。根據病因可將關節炎分為骨性、類風濕性、強直性、反應性、痛風性、風濕性、化膿性等。
導致“關節炎”復發的原因
第一,常見原因就是體重過重。肥胖的體型可能會增加關節腔的壓力,而造成過重的負擔。
第二,就是我們所處的環境。如果長期處于潮濕陰冷的環境下工作,如:冷庫、冰庫??赡軙T發一些關節的炎癥,就會導致關節疼痛和活動不利。
日常應該注意哪些細節呢?
生活中久坐不活動可能會導致我們關節周圍的肌肉出現萎縮、僵硬、無力。從而造成某些小關節的功能紊亂,容易導致關節受傷。
因此,平日里要注意適當運動,但不要過度鍛煉。比如:反復大幅度的蹲起,有可能會損傷我們的髕骨關節和脛骨關節。
中醫認為,氣血相當于關節的潤滑油。隨著年齡增長,氣血沒那么多了,供給膝蓋的氣血自然也少了。潤滑油少了,膝蓋就容易磨損,出現疼痛。
而肝主筋、腎主骨生髓,所以滋補肝腎、調補氣血也是保養關節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。另外,中藥熏洗和艾灸也可以有效緩解關節疼痛。
溫馨提示
秋冬季是關節炎的多發期。因為天氣寒冷,特別是持續受涼和晝夜溫差較大,關節疼痛的患者明顯增多。
在這里提醒大家,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,日常生活中更要加強對關節的保護。如果出現關節疼痛、紅腫等關節炎的癥狀,還是應該提早去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。
另外,一雙大小合適、柔軟保暖、防滑減震的鞋子對于我們關節的保護作用也不可小覷。除此之外,對于一些行走不便、關節變形的中老年人群,必要的拐杖、手杖和助行器也要及早安排。